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

原鄉印記:深刻的站前記憶(一)



對老花蓮人而言,最鮮明的故鄉印象,也許不是名滿天下的太魯閣,而是舊花蓮站的站前印象。

在過去自用車沒這麼普遍時,出入家鄉,往往透過那曾經密麻覆蓋台灣的鐵道,火車站因而成為離別歸來時的一個關卡,一個節點,而這個悲歡離合的空間,並不僅限於火車站建築本身而已,站前的道路,廣場,水池與店家,和火車站一同交織了這曾令無數人心境交雜的難忘場域。

日治時期,日人興建了這條縱貫花東的東線鐵路,最主要是為了殖產興業的考量,特別是糖業與林業。而花蓮港為東部最主要的對外航運出口,東線鐵路的物資大多在此匯集後,再進行輸出,因而造就花蓮港驛的地位,與周遭區域日後繁華的確立。



最初的花蓮港驛規模沒這麼大,無論在建築,以及站前的廣場道路空間上都是。當時只是個簡單的木造建築,畢竟花蓮港 - 也就是現在的花蓮市,當時人口不多經濟也不發達,至少跟西部各大城鎮相較而言,並不是個太大的市鎮,而這樣的背景也體現在車站建築的規模與形制上。


另外,以車站作為妝點背景的圓環水池是老花蓮人難忘的追憶場景之一。日治時期花蓮港驛興建時,這個空間就已存在。只是最初這兒不像後來這麼寬,道路是較窄小的,僅僅是街道的寬度。從老照片看來,大概就跟東線鐵路許多小站前的感覺差不多,後來的改建擴大就是將道路空間往左邊的建築推。


然而,隨著鐵路開通後糖業、林業的漸次發展,作為東部重要對外交通出入口的花蓮港街,也變得更為繁榮,為了配合花蓮港興建後更為龐大的運輸需求,因而由第一代的小型木造車站,改建為規模較大也較為華麗的RC結構第二代花蓮港驛。這棟建築較第一代來的富麗許多,但相較於西部的車站,他仍然算是較為簡樸的,明顯受到當時日漸興盛的現代主義的影響,立面外觀上其實並未有太多花俏雕飾鋪陳,整體來說挺簡潔的,也許比較接近新舊並陳的折衷主義建築。改建後站前的樹不見了,另外另立了一個到戰後仍然留存的燈柱,而戰後大家熟悉的水池當時尚未出現,而當時也還是碎石路面,一排排人力車等候著出站人潮的臨幸。

 
日治時期各個城市、景點都有許多這樣的風景明信片,雖然上面的顏色為拍攝後加上,但和灰階照片相較還是能較為忠實反應時代舊貌。另外,汽車也出現了,當時東海自動車隨著今日蘇花公路前身 - 臨海道路的興建而開闢了蘇澳到花蓮港的公車路線,但班次並不多。而其車站就在花蓮港驛前右前方之處,戰後公路局繼續在這負擔著同樣的機能,而這樣一個鐵公路聯運的區域所在,會有多熱鬧自然不難想像吧。站前的黑金通,也就是現在的中山路,在鐵公路連運的交通優勢下,自然成為花蓮最熱鬧的一條街,一直到戰後舊站裁撤前都是如此,也因此許多旅舍、銀行陸續在此設立。



上張圖之今貌,山景依舊,但街貌卻人事已非。



日治時期台灣曾經相當流行這樣的鳥瞰圖,許多城市都有好幾張,雖然這種圖的比例無法完全準確,但卻可以看清楚當時街道建物的相對配置。花蓮港驛是圖裡頭形制規模最大的建築,其左側也就是圖右上方的區域是有滿滿的商家,是當時人氣鼎沸的商業區域。而其右側區域,即圖下方之處,則有許多鐵道、糖業、林業會社的宿舍。鐵路還沿著海岸到花蓮港街的新城區米崙,也就是現在的美崙。從圖中可看出這個鐵路段在堤防之上,而這個路基現在也還在,作為腳踏車道使用。



從這張平面配置圖就能看出當時的區域屬性,花蓮港驛出來往左走有密集的商家,其右側則以住宅為多。


圖為當時的黑金通,圖中央碩大的兩層木造建築,就是日治時期花蓮港街最高級的旅舍 - 常盤館,也就是現在郭乾香與金龍大飯店的現址,連當時日本總督來花蓮港時都留宿於此處,但後來卻因一場大火而燒毀。斜後方則為鐵道出張所,當時樹未長成,而現在已被一片綠蔭所覆蓋。而關於常盤館的更多細節,可查閱這位前輩的文章

日治時期,這裡就已是個相當熱鬧的區域,身為東部最重要的交通節點,這兒的想必有不少故事與記憶,只可惜目前所見之口述資料都為戰後,戰前的資料則還有得找,也必須要懂些日文吧。如果以後有機會還是希望將更為生動的口述史料補上,畢竟若有與影像一樣栩栩如生的回憶輔述,想像建構也會更加深刻鮮明。
 
日治花蓮港驛的記憶,大多也隨著「引揚」返國的日人所帶走。而隨之而來的新移民,則帶來複雜多元的文化與記憶,重新繪寫這個空間的記憶片段,展開另一段不同以往的新故事。

2 則留言:

  1. 很棒的文章,讓人輕易瞭解花蓮車站與整個花蓮市發展的脈絡
    p,s:介紹鳥瞰圖的文章裡有錯字^^ ~花蓮港驛是圖裡頭形制規模罪大的建築~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謝謝您的提醒,小編修改一下唷:)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