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

音樂講古-台灣戰後三十年的時代心聲



時間:3月4日 (日)15:00-16:30
地點: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一館中山堂(花蓮市中山路71號)
主持人:張美慧
演出者:孫晨翔(笛、二胡)、黃資涵(柳琴、阮咸)、張維婷(琵琶)、王冠婷(Cello)、曾柏仲(木吉他)、陳政文(鼓、打擊)
與談人:陳秀卿臺長、蔡建福教授
        
由花蓮的新秀音樂家孫晨翔,及花蓮縣文化局共同策劃的「音樂講古」系列音樂會,三月份要在鐵道文化園區一館中山堂分享的是「台灣戰後三十年的時代心聲」。孫晨翔與爵士鼓老師陳政文、吉他老師曾柏仲、cello青年演奏家王冠婷、台灣柳阮青年演奏家黃資涵、花蓮新秀琵琶演奏家張維婷將演繹收酒矸、燒肉粽、杯底不可飼金魚、補破網、黃昏的故鄉、快樂的出帆、綠島小夜曲、秋蟬、童年等九首曲目帶著觀眾朋友,回顧著台灣一路從光復初期走至退出聯合國的七年代,這期間的酸甜苦辣都被音樂詳實的紀錄了起來,讓我們一起乘著音樂的時光列車,回顧過去台灣的風華歷史。

1945年,日本人戰敗回國,台灣進入了光復時期,國內通貨膨脹、百業廢舉,外省與本土的觀念分歧已悄悄的注入在人們的心中,就在此時張邱東松先生創作的一首「收酒矸」,道出了台灣人貧苦且逆來順受的樂觀個性;1947年台灣發生了慘痛的二二八事件,全國籠罩在一片黑暗與恐慌之中,在1949年張邱東松先生創作的「燒肉粽」中,字字反映著失業問題、通貨膨脹、物價逼死人等社會現象;在二二八事件劃下慘痛的傷疤後,呂泉生老師創作了一曲「杯底不可飼金魚」,作為一首時局療傷歌曲,撫慰著國人,早日忘掉悲傷,期盼著外省人與本土人能夠不分彼此,共同攜手建設台灣。同時一曲由李臨秋先生寫詞王雲峰先生作曲的「捕破網」,也悄悄的隱喻著手上這張漁網(台語諧音是希望)能夠早日將空洞補平,這個洞正是台灣。

一九五年代開始,台灣手工業、輕工業開始陸續發展,許多的鄉下年輕人必須到大都市謀職,成了他鄉的遊子,在這充滿鄉愁的時空下,文夏創作了「媽媽請妳也保重」及「黃昏的故鄉」等曲子反應著出外打拼的辛苦寫照;六年代左右,台灣的經濟發展走向出口擴張時期,國際貿易暢活了起來,例如亞洲第一個加工出口區—高雄加工出口區開始營運,港口的地位就顯得重要許多,出現了「快樂的出帆」等以港口為元素的曲子。

至上次日本專題系列中可以延伸至此次的台灣專題系列,台灣在這個時期的創作出現了多數的「混血歌曲」,主要是由於白色恐怖後政府大力推行國語、抑制台語,且像補破網等政治敏感歌曲皆被列為禁歌,使得藝術家們創作意願降低,另外經濟低靡情況下,負擔不起大量的創作者,使得曲調選用日本既有創作,台灣人再填入歌詞,由於受到日本長達五十年的殖民,對於日本小調曲風,國人也已習慣日本風味,才顯得此時期誕生了許多的混血歌曲。

   推行國語運動的影響下,台灣成了繼上海、香港後國語流行歌的主力市場,出現了綠島小夜曲、春風吻上我的臉、情人的眼淚等膾炙人口的國語流行歌曲,其中綠島小夜曲更是台灣第一首正式灌錄唱片的國語歌曲。
  
    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,開始了台灣在國際政治地位上最受孤立的年頭,民間陸續出現了民歌採集運動、唱出自己的歌等口號,清新的校園民歌便是誕生在這個時期中,如秋蟬、童年等為數可觀的校園民歌,這二首校園民歌將作為音樂會的尾聲,預示著下一場講座音樂會「校園民歌的巨浪」。

孔子云:「詩可興、可觀、可群、可怨」,他所指的詩,多半為當時的民歌,而昔日的民歌對照今日的說法就是流行歌曲,以音樂的社會現象來看,時代精神造就出時局歌曲,創作者藉著詞曲紀錄著眼前所見的事實,傳到了後代,便成為了有聲的歷史文獻,流行歌謠觸及了社會底層的脈動,每一段的生活,都被詳實的紀錄在這一首首的歷史音樂書籍裡。經過了日本系列,音樂會來到了台灣角度的台灣聲音,歡迎大家一起來和這些年輕的音樂家重溫台灣民謠裡要訴說的點滴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