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

【繪憶光華】奇萊平原,花蓮港街

荳蘭社阿美族人
取材自許朝卿、藍美雅、應大偉編譯,《台灣經典寫真().邂逅30年代Formosa
台灣東部自古有「後山」之稱,由於大山大海阻絕了交通,漢人移入較晚,因此比起開發較早的西部,花東地區的城鎮不但規模較小,發展也較晚。然而,這樣的環境卻也使此地原住民得以保留較完整的文化與生活形態,而留下璀璨多元的文化風貌。


花蓮地區的發跡,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天啓二年(1622)時,西班牙人曾經到「哆羅滿」(花蓮)採取砂金。而到了西元1630年代末期,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影響範圍逐漸擴展到東台灣,目的也是為了金礦,當時荷蘭人推測東台灣(花東地區)約有61個村落,四千多人,皆為原住民(張永禎,1986)。

早期花蓮的太魯閣人
取材自王雅倫編,《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》
荷蘭人曾對東部用兵,也曾在卑南(今台東)設立集會所,但實際上他們只能控制卑南附近幾個社,對於廣袤狹長、部落眾多的後山,他們能做的,其實極為有限。明鄭時期,政令也傳達不到此處,即便到了清領初期,也仍舊如此。

簡單來說,花蓮這片天地早期屬於原住民,荷蘭、明鄭對各部落而言,其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。至於清廷,早期也把這當作化外之地,一直到了日本侵台、開山撫番政策施行之後,態度才為之改觀,但那也已經是十九世紀末的事情了。

山海的阻隔,加上清政府的消極與限制,使得漢人移入不易。根據已知的文獻資料,漢人進入後山開墾的時間,大約始於十九世紀初期。「早在嘉慶十七年(1812),即有來自今宜蘭一代的的漢人李享、莊找等人,以貨物折價向南勢阿美族村落的通事購買北起荳蘭、南迄荖溪的土地拓墾(駱香林,1978)」,對應於今日的行政區,就是今天的吉安鄉全部,以及壽豐鄉、花蓮市部分區域。

清末繪製的後山總圖
出自夏獻綸《臺灣輿圖》。國立臺灣博物館 提供
 在光緒元年(1875)「開山撫番」政策實施前,已經陸續有來自宜蘭、台北的漢人到這裡開墾,並定居於奇萊平原(大約包括今天的新城鄉、花蓮市與吉安鄉三處)。但因為水土不服,很多人染病而亡,而且這裡的部落敵對關係複雜,漢人開墾即便取得某部落同意,其他部落可能還是會來出草。加上清廷的消極與封山,開墾移民無法依靠國家,只能自保,但這些移民大多是農民,武力難敵剽悍敏捷的原住民們,這使得漢人聚落拓展不易,長期以點狀分佈在平原上

此時此刻,漢人在西部的發展已取得明顯優勢,西部平埔族漸漸被漢化,或是被迫遷徙,然而在花蓮,漢人卻隨時可能被出草,在十九世紀末清廷施行開山撫番之前,這片土地的主人,是加禮宛人、撒奇拉雅人、南勢阿美各部落與太魯閣人。

奇萊平野漢人街庄及蕃社分布圖
從這張圖可看見早期的花蓮港街位於花蓮溪出海口,原住民各社與漢人街庄交錯分佈在今天花蓮市周圍,即便是現在,都還能看出這些聚落的依稀樣貌,只是大多換了名字。在清末國家力量的介入下,漢人移民也逐漸站穩了腳跟。  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提供

許多花蓮人都知道,今天的國強里周圍,過去稱作「十 六股」,這個名稱的由來與花蓮市早期的漢人拓墾息息相關。清咸豐元年(1851)時,台北人黃阿鳳招募十六人出資,集結了兩千兩百多人,一起來拓墾奇萊。 當他們在新城登陸時,一些人留在立霧溪口附近,而黃阿鳳本人則帶著另一批人進入加禮宛平原,建立聚落,十六股庄就是其中一個。然而,如同前面所說,早期漢人在此開墾相當不易,十六股一度廢棄。

然而在清同治十年(1871),爆發日本侵台的「牡丹社事件」,這件事讓清廷大夢初醒,開始重視過去視為作「化外之地」的台灣東部。奇萊平原原住民與漢人的 處境,也因此大為改觀。由於國家力量與漢人勢力的蓬勃發展,壓迫、影響了原住民的原有生活,使得光緒四年(1878)爆發了「加禮宛事件」,加禮宛人和撒 奇萊雅人聯合抗清,但最終不敵火力強大的清軍,最後流離失所。此事件使原住民勢力受創,領域萎縮,是奇萊平原漢原勢力的重要分水嶺。

清末花蓮市周邊聚落與今日對照圖
林祥偉 提供

最初,「花蓮港街」也不在現今花蓮市之位置,今天花蓮市所在處清末時稱作「新港街」,只是個小村莊。早期的花蓮港街位在花蓮溪出海口處,今日此處是賞景踏浪的好所在,殊不知這裡過去是清代貿易出入的交匯點。舊花蓮港街在日治初期因為接近海邊,易遭水患,因此將花蓮港街遷移到今天花蓮市的位置,舊街遂成歷史,今天也找不到遺跡可供緬懷。


日治初期的舊花蓮港街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