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

【繪憶光華﹞日治時期‧花蓮港街(一)

花蓮港廳,位於今公園路路與中華路交接處,這棟建築在民國四十年(1951)的花蓮大地震中嚴重受損,隨著縣政府遷往美崙,這棟壯麗官廳也隨之走入歷史。
1895年,台灣割讓給日本,花蓮的歷史發展,也從此走進新的紀元。日本統治不久後,鑒於位於花蓮溪口的舊花蓮港街太容易遭水患侵襲,便把市街遷移到新港街,也就是現在花蓮市的所在地,我們可以說,現今花蓮市的歷史,從此時正式展開了。


由花崗山俯瞰花蓮港街,昭和七年(1932)。取材自《東台灣展望》

早期的花蓮隸屬於台東廳,直到明治42年(1909),花蓮才正式獨立出來,自成花蓮港廳,廳舍也設在花蓮港街,也就是今天的花蓮市所在,花蓮港街的行政地位於焉確立。同年,連貫花蓮台東的東線鐵路,也開始施工,有了鐵路的運輸,奠定了花蓮港街的交通樞紐地位。加上市區改正計畫的實施,把早期彎曲狹小的道路拉直、拓寬,成為今天所見的棋盤式道路。花蓮港街在這些變革的刺激下,奠定這座小城的發展基礎,產業逐步發展,人口日漸增多,五十年後,這座小城終於構築了現今花蓮市的大致輪廓。


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》中的花蓮港街,昭和十年(1935)時由吉田初三郎繪製,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


昭和六年(1931)的花蓮港市街圖。取材自《花蓮港廳報》,1931年

昭和七年(1932)時的花蓮港驛,這棟建築在二次大戰時因嚴重受損,而在戰後改建。取材自《東台灣展望》,毛利之俊編著

昭和七年(1932)時的台灣銀行花蓮港支店,於大正元年(1912)成立,華麗顯目的塔樓建築與鄰近的花蓮港廳相互輝映。即便逃過轟炸及地震的威脅,這棟美輪美奐的建築最後仍難逃被拆除的命運。取材自《東台灣展望》,毛利之俊編著

日治時期的黑金通(今中山路),左前方的建築,為今天金龍大旅社所在。

昭和七年(1932)時的稻住通。取材自《東台灣展望》,毛利之俊編著

日治時期花蓮港街空拍,中間的筆直大道是黑金通(今中山路),左側彎曲弧線為東線鐵路,圖片下方排列整齊的屋舍,是今天仍存的鐵路宿舍群唷。



然而,由於大山大海的圍繞,花蓮的對外交通,始終不便,也從而影響了產業的發展。因此,日治時期開鑿拓展了臨海道路、橫斷道路等對外公路,希望打通對外交 通的窗口。另外,由於缺乏天然良港,早期船隻只能停留在南濱外海,駁小船接送,十分不便,因此在經過多年的爭取與努力後,花蓮港也終於在昭和25年 (1938)正式完工了。花蓮港的興建,不但帶動產業發展,也使今天地價屬一屬二的美崙(當時稱米崙)地區得以發展,加上日本人的刻意投入,引進先進的都 市計畫概念來規劃米崙,使這裡從曠原漸漸轉變成市街,工業與各種設施也紛紛進入。


行駛臨海道路的東海自動車車輛,早年臨海道路僅為行供行人行走,之後改為車道但仍僅供單向行駛,圖為東海汽車公司之載客車輛。取材自《東台灣展望》,毛利之俊編著

早期南濱海岸的駁船運輸,十分不便。取材自邱上林編著《影像寫花蓮》


花蓮港碼頭,這張是當時的紀念明信片。取材自《海國圖索,台灣自然地理開發(1895-1945)》,施淑宜總編輯












這幾篇只是先帶出花蓮市的歷史發展脈絡,所以談的比較概略,也嚴肅了點,圖也沒有全放,要不然這裡頭的每張圖片,特別是地圖,都還有更多可說的東西呢,我們會一周一篇慢慢帶出這些記憶,敬請期待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