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蓮機關庫
 |
圖為民國39(1950)年時的花蓮機關庫,一部蒸汽機車牽引著客、貨車混合編組列車,徐徐的穿越花蓮機關庫。 |
花蓮港機關庫的位置在花蓮(舊)站的北邊,依口述資料研判,可能在臺東線鐵路開築、蒸汽機車引進之初(1910年)即已存在。當初其組織及人員架構可說是東臺灣最大的編制,而其主要的工作是修火車及開火車。
花蓮港機關庫內設有機車維修庫、打鐵間、轉車台、煤台、水鶴(供蒸汽機車加煤、水)、儲煤槽、水塔、油庫、運轉室、檢修值班室、機班休息室、講習室等等,分工精細,階級制度明確,民國68(1979)年之前庫內交談的鐵路術語,仍然普遍使用日語傳達。
 |
民國50年代,臺東線鐵路貨運的主力-LDT100型蒸汽機車在花蓮機務段轉車台上,以人力轉頭。民國71(1982)年6月28日花東線鐵路拓寬完成,舊花蓮機務段功成身退,此人力轉車台全部拆除,圓型轉車台遺跡荒廢22年,於民國92(2003)年4月全部消失。
|
 |
新的花蓮機務段,建在花蓮(新)站北邊的豐川,於民國68(1979)年開始運作。民國71(1982)年7月1日東拓完工,才把整個行政機構全部遷入。現在的花蓮機務段擔負著東部幹線鐵路57組、171輛自強號柴聯車的保養維修,民國92(2003)年7月4日東部幹線鐵路花蓮以北全面電氣化,新型的電力機車、電聯車也進入花蓮機務段,開啟了火車維修運行的新紀元。
|
 |
民國85(1996)年5月,新的道路開闢,舊花蓮機務段一分為二。老車庫的11輛臺東線鐵路時代的各類火車,原本計劃做為火車博物館而保留,但最後胎死腹中,乏人照料;其中3輛珍貴的木造客臥車毀於民國86(1997)年11年24日的一場無名火。民國92(2003)年春此兩棟老車庫也從地平線消失。
|
玉里機關庫
 |
昭和17年(民國31(1942)年8月新建落成的玉里機關庫辦公廳,是一座兩層樓氣勢非凡的木造建築。著文官服的豬口梅吉庫長率領玉里機關庫當值員工,為玉里機關庫落成留下歷史的見證
|
玉里機關庫,位於東臺灣的中途大站,集臺東線鐵路各類火車於一堂,也是昔日日本火車迷最想參觀的火車大本營,因為南下、北上的蒸汽機車都要在玉里加水、加煤、整備、休息再折返。臺東線鐵路開築時,花蓮港到璞石閣(玉里)間的路線強度、橋樑荷重是以1.067公尺的軌距為建築基準,玉里以南的路線則以0.762公尺軌距輕便鐵路的路基為準,其橋樑的荷重、路線 強度、曲線強度、曲線半徑等,皆無法容許1943年之後引進重達56公噸大型的LD500型蒸汽機車(戰後改稱LDT100型蒸汽機車)的行駛,也因當時花蓮港機關庫,已無腹地可供建車庫,遂在玉里建一座龐大的車庫來容納這四輛大型的蒸汽機車,所以玉里機關車庫,是東臺灣三機關車庫中最龐大的木造建築。
 |
昭和18年(民國32(1943)年)玉里機關庫改為玉里機關區,該棟建築毀於昭和19年(民國33(1944)年)夏的颱風。每年的1月1日元旦,是日本人的過年,在此日全休合照仍是一種傳統,只是沒有家屬的參予,少了點溫馨。 |
民國33(1944)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方酣時,花蓮港修理廠的機器疏開到玉里,全遭美軍飛機炸毀,在機關區的一個防空洞被炸彈直接命中,死了11個人;玉里火車站前的兩排房子被美軍飛機投下的燒夷彈燒得片甲不留。玉里機關庫為保護蒸汽機車,從玉里站北方約200公尺的地方開築一條疏開鐵路,延伸到山腳下的樟樹林,做為空襲時蒸汽機車疏散地(現在的玉里榮民醫院的地方,該地有一軍營,駐有一中隊的日軍)。
 |
戰後玉里機關區改為玉里機務段。段長為謝俊先生(前排中)。戰後臺灣可正式過舊歷年,官方的元月一日元旦也照過,只是放假休息再延續日治時期習慣全體員工合照,此時已有家屬小孩參予了! |
戰後玉里機關區改為玉里機務段,首任段長為謝俊先生;民國43(1954)年玉里機務段改為玉里車房,車房主任為柯萬見先生;民國52(1963)年2月臺鐵局通盤檢討修正組織編制後,把玉里車房撤銷(花蓮、臺東改為機務段)改為分駐所,由臺東機務段管轄,其末代車房主任與第一任分駐所主任為謝以先生。雖然玉里機關庫幾經變革,其運作依然如昔,蒸汽機車濃煙照冒、汽笛照響,民國58(1969)年1月1日臺東線鐵路全面柴油化,蒸汽機車功成身退,這個成立於大正6(1917)年的玉里機關庫,就像樹倒猢猻散似的宣告瓦解,原有的員工北調花蓮或南遷臺東,偌大的車庫做為報廢火車的集中營。
民國71(1982)年 6月停在玉里機關庫的東線各類火車報廢後,部份由日本東急公司購回,部份解體當廢鐵拍賣,空蕩蕩的玉里機關車庫、煤台、水塔、轉車台、辦公廳等也在民國85(1996)年〜民國87(1998)年間,於隆隆的怪手聲中消失了蹤影,輝煌一時的玉里機關庫,只剩下路線旁的一排地基及被填平的灰坑供人憑悼!
 |
原玉里機關庫的加煤水台、煤槽等蒸汽火車時代的遺物,全部於民國85(1996)年春拆除。從此再也找不到玉里機關庫的任何遺跡了!
|
臺東機關庫
 |
圖為昭和7(民國21(1932)年)年時的臺東(舊)站、臺東機關庫、三角線、臺東海岸線鐵路。 |
臺東機關庫成立的年代不可考。昔日臺東到關山間 41.9公里的鐵路,是由臺東製糖株式會社開築經營的產業鐵路(運送甘蔗)兼營運的私人鐵路,於1917年開築到1919年12月16日通車營運,所以臺東機關庫很可能在那個時代就存在了。
民國81(1992)年10月1日臺灣環島鐵路網的最後一道缺口-南迴線鐵路通車,在臺東(舊)站區的臺東機務分段,搬遷到岩灣新址後,這個近八十高齡的臺東機關庫就失去了功能;臺東機關庫也從機關區演變到戰後的臺東機務段(首任段長為林永元先生)、臺東車房(兼管玉里機務分駐所)再降為機務分段(民國73(1984)年)。從蒸汽機車的維修到現在花、東柴電機車的大本營及肩負著南迴線鐵路的運轉重責。
現在的臺東機務分段屬花蓮機務段管轄,但其地點離臺東市區甚遠,幾近荒涼,近十年來附近發展緩慢;在行與食方面,對外來的乘務員造成不便,無法像在鯉魚山下的舊臺東機務段,讓人留下美好的回憶。可是這美好回憶也在民國85(1996)年11月初宣告幻滅了!那座古色古香的老臺東機務段的辦公廳,在毫無預警下從地平線上消失,所幸東臺灣三大機關庫中僅存的臺東木造機關庫被保存下來,不致在邊陲東臺灣的鐵道老建築成為絕響。
 |
民國81(1992)年10月5日停用後的臺東機關庫,已有70多年的高齡,是珍貴的鐵道文化財。目前已被臺東縣政府列入歷史建築,整個區域被規劃為鐵道文化園區而投入經費整理、美化環境,成為臺東一個都會區的知性旅遊景點。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